为推进“三区联动”,深化校企合作,公共管理学院扎根浦口,深入基层,以项目合作为契机,与农芯(南京)智慧农业研究院协作开展数字乡村治理主题系列调研。
4月26日上午,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汪洋带领“数字乡村治理专题”调研团队来到浦口区永宁街道青山村,会同青山村“两委”全体成员和农芯(南京)智慧农业研究院工作人员参加数字乡村治理调研工作座谈会。
会上,青山村焦书记组织协调村“两委”各工作条口负责同志详细介绍了青山村在智慧党建、村务管理、便民政务、网格管理等方面的数字治理实施情况。针对农村社区老龄化严重的普遍性、共性难题,青山村焦书记认为要坚持“大数据”与“铁脚板”并轨并行的思路,一方面让数据多跑腿,便利社区居民,减轻基层压力;另一方面也要切合农村工作实际,通过常态化走访密切联系群众,照顾到困难群体。例如在“E阳光平台”推广使用工作过程中,以户为单位注册账号,并不强制户主锁定工作权限,以方便老人子女代为操作。
随后,焦书记从党建引领、村民自治、法治建设、乡风文明、新兴业态、平安建设六个方面着重介绍了青山村基层治理的特色举措与典型经验。永宁街道青山村作为南京市西北边界的门户,依托自然资源禀赋,做活“水田”文章,形成以生态农业种植、特色水产养殖、花卉苗木培育及劳务输出为主的产业格局。2019年以来陆续获得“南京市美丽乡村示范村”、“江苏省‘美丽家园’省级示范点”、“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江苏省第十四批‘民主法治示范村’”、“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荣誉。
4月26日下午,调研团队驱车前往汤泉街道泉西社区,与社区晋书记、丁主任以及村“两委”成员代表开展了座谈。晋书记在向调研团队分享社区工作切身感受的同时,也归纳总结了泉西社区下一步工作开展的数字化需求:一是人防信息大数据平台的技术支持与培训指导,通过建立一户一档,实现数据整合,增拓“标签”分类功能,完善关键信息识别,提高社区“大走访”数据采集工作效率;二是创新线上宣传形式,通过动态场景、实时画面、模拟交互等技术手段集中展现街道社区文化、地貌、产业等信息,更好服务数字文旅;三是以数字花卉工厂项目为依托,发展物联网花卉种植产业,让泉西社区传统优势产业焕发新活力。会后,泉西社区就有关技术问题与调研团队进行了对接。
此次调研是公共管理学院数字乡村治理主题系列调研的第六站。调研团队从永宁街道青山村与汤泉街道泉西社区获取的一手资料,将为新型农村社区数字乡村治理机制的设计与完善提供重要依据。公共管理学院将继续关注基层社会治理研究,努力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切实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文/图:赵建浩;审核:吴炜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