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了40多年办学经验的江苏开放大学,在转型发展中继续坚持过去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能否走通未来的发展之路?如何在创新和变革发展中走出新路,走好建设高水平开放大学必由之路?4月29日,学校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会,专题学习研究“坚持科技创新,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力”,校党委书记王建明主持会议,校长崔新有作学习点评,会议邀请学校6位国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主讲。全体校领导、校两委委员、各部门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列席会议。

科技兴校战略部署,高水平开放大学建设科研之重
“下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学习主题是科研专题,邀请国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基金获得者作科研工作成果、经验等报告,以进一步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提升学校科研水平。”早在3月11日,校党委书记王建明就为此次专题学习定下基调。在《中共江苏开放大学委员会2022年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计划》中,“坚持科技创新,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力”专题也早已筹划安排。

学校第二次党代会提出建设高水平开放大学的宏伟目标,并对科技兴校工程作出战略层面的部署。对于走稳走好向上突破新的赶考之路的江苏开大来说,强化我校的科学研究水平,是补短板、打基础、利长远的务实举措,是建设高水平开放大学的题中应有之义。
“建设高水平开放大学,加强科学研究是必由之路!”校长崔新有在点评发言时一语中的,并多次在点评讲话中着重强调。

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为何专题调研听取国家级项目汇报?崔新有向全体与会人员抛出一问。学校首次将科研专题置于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平台学习推动,展示近年来学校高水平的科研项目,从学校发展战略高度部署科研工作,释放出学校持之以恒、矢志不渝推动科技兴校的信号,显示了高水平开放大学建设的坚定步伐。
“马克·吐温说,让你遇到麻烦的,不是未知,而是你确信的事并非如你所想。”崔新有引用强调,“要打破对学校的固有认知,开放大学同样需要科学研究,以解决现实问题和战略问题。”崔新有表示,学校面向的学习者就在社会各界,在各个岗位上边学习边工作,学校的科学研究要将研究转化到人才培养中去,研以致用、学以致用,提高学习者的现实工作能力,恰恰是学校能走出一条科研新路的特色所在。
学术氛围日渐浓厚,国家级项目涌现突显成效之丰
在专题学习会上,环境生态学院院长、教授、博士干方群,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骆正言,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博士林军,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博士黎雅乐,建筑工程学院博士李晓龙,建筑工程学院博士苑溦等6人分别围绕国家基金项目和研究内容进行阐述,不仅谈了自身的研究方向和成果,也是他们身上孜孜不倦的科研信念,勇攀高峰、严谨治学的科研精神,以及“爱岗 荣校 敬业 奉献”的生动诠释;更是学校党委、行政着力营造“尊重人才、崇尚学术”大学之风日渐浓厚的充分展现。

环境生态学院院长、教授、博士 干方群

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 骆正言

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博士 林军

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博士 黎雅乐

建筑工程学院博士 李晓龙

建筑工程学院博士 苑溦
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到自然基金项目,从立柱架桥到分岩探土,此次集体学习展示出我校教师科学研究的国家级水平,这些项目实现了学校国家级科研“零的突破”,展示出近年来学校在科技兴校、人才战略支持下,完善科研制度建设、推进科研平台建设等形成的丰富科研成果,体现了科研水平持续提升的实效。
“钻头用的国内的还是国外的?现在的研究还存在哪些问题需要解决。”在4月18日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备课会上,王建明不时与林军交谈,了解项目的进展和科研中存在的问题。
“如果桥梁受到破坏,如何实现桥梁在紧急情况下的使用,快速修复桥梁需要用到哪些理论和技术的支撑?”在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博士黎雅乐发言完毕后,校长崔新有与她展开了交流,“桥梁坍塌属于桥梁防护的一个方向,在桥梁坍塌之后可使用快速拼装以替代,实现桥梁功能的继续使用。”黎雅乐回答。
礼遇人才、尊重人才、崇尚学术,在书记、校长与教师的对话中,体现的是对科研的求知,对人才和学术发展的惜遇。
锚定学校发展总目标,举全校力量深耕科研之要
“6位同志的发言为全校教职工做了很好的科普报告,全体教职工要向这6位青年博士学习,各所在学院要做好青年博士的关心和支持。”王建明叮嘱道。
“学校各部门、各学院要引导全体干部、教师高度重视科学研究工作,采取一切措施完善、优化体系化的科研和人才培养支持制度,调动更多的人参与科学研究、支持科学研究、推动科学研究,形成全体教师自觉做科研的浓厚氛围。”崔新有作出明确要求,要以科研推动学科建设,以高水平科研助力高水平开放大学建设,较快较早实现学校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硕士学位授予权等目标实现。
学校关心、支持科研的决心和力度昭然可见。
如何做好科学研究,崔新有指出了具体路径:一是要提升站位,胸怀大局,做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的好教师。在科研工作中高扬爱国主义旗帜、担负时代使命,提供高质量的科技成果,推动开放大学高质量发展。二是要严谨治学、深耕科研,当“做真研究、真做研究”的大先生。以科研的主动赢得开放大学高质量发展的主动,不断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增强应对外部风险挑战的能力,夯实江苏人民大学的发展之基。三是要深入一线,产研结合,做“学问出书斋、成果出象牙塔”的科研专员。深度推进“三区联动”,致力于解决现实问题,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开展科学研究,增强学科间跨界融合、团队协同,把科研能力体现在高水平开放大学的发展实践中,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中。
崔新有表示,在差异化的发展之中,江苏开放大学要走出一条具有江苏开大特色、符合人才培养规律的科学研究之路、特色研究之路、服务社会的特色发展之路,才能在高校林立的江苏有骄傲的身影,而不是立锥之地。在高水平的科研下、在高水平的特色学科下,深耕科研以直接服务社会、直接服务学生,使学校培养出的人才在社会各行各业形成应有的作用,靠校友、学生的质量赢得社会、赢得未来。
锚定建设高水平开放大学总目标,全校教职工要科研不论早晚,做勤奋有韧性的研究者;创新不问出身,做宽容包容的促进者,推动学校成为朝阳的大学、富含金字招牌的大学,携手走好高水平开放大学建设发展之路,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文:范杰玉 图:刘祖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