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第17届中国信息无障碍论坛暨全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成果展示应用推广活动在南京举行。活动中,省检察院、省住建厅、省残联联合发布了无障碍环境建设检察公益诉讼9件典型案例。由我校无障碍环境建设协同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团队提供技术服务的“专家出智,优化车站无障碍出行——督促维护火车南京南站无障碍设施公益诉讼案”位列其中。
来自全国人大社会委、最高检、中国残联、住建部、工信部、高校研究机构、联合国儿基会以及全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智库单位和残疾人专门协会、无障碍促进组织、信息科技企业的代表共计180余人参加了活动。活动设两个分论坛,在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治分论坛上,南京铁路运输检察院就上述无障碍公益诉讼典型案例进行分享。
江苏省有残疾人470余万,占总人口的6%;60岁及以上人口1850余万,占总人口的21.8%。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是保障社会全体成员,特别是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享有公平均等机会、更好融入社会生活的重要前提,是完善城市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是应对社会较快进入老龄化阶段的重要举措。
2021年8月-2022年6月,省检察院、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残疾人联合会联合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旨在发挥公益诉讼的职能作用,督促相关行政机关加强对无障碍环境规划建设、改造提升和运行维护的监督管理,促进城乡无障碍环境完善和社会文明程度提升,最大限度保障特殊群体的合法权益,彰显人文关怀。专项监督以来,全省检察机关共立案办理行政公益诉讼案件562件,选取9件典型案例予以公开发布。
2021年6月,南京铁路运输检察院邀请研究中心专家团队,共同对火车南京南站综合体研究制定检查方案。专家团队、检察官与铁路车站工作人员一起,于2021年7月-8月间共用时二十余天,围绕进站、出站、购票、候车、乘车、转乘市内交通、停车等环节进行全链条检查,并现场与车站残障人士沟通,倾听实际体验和意见建议。在研究中心专家团队协助下,南京铁路运输检察院形成专项调查报告,指出了无障碍引导提示标识缺失、盲道衔接不畅、轮椅席位缺失、低位服务设施不符合规范等164项问题、提出整改建议25条。2021年9月7日,南京铁路运输检察院组织召开无障碍环境建设听证会,研究中心老师应邀参加,介绍南京南站现场调查情况。9月9日,南京铁路运输检察院向责任单位送达检察建议。检察建议送达后,专家团队、检察官与铁路车站工作人员再次齐聚南京南站,对无障碍设施整改进行现场指导。
铁路旅客车站是人们出行的重要场所,因人员密集、通行流线复杂,对无障碍环境建设要求更高。无障碍环境建设涉及领域广,专业性强,检察机关通过邀请无障碍环境建设领域专家参与办案,有利于提出专业、精准意见建议。研究中心团队为江苏省无障碍环境建设公益诉讼提供技术服务和相关专业知识培训,也是落实学校“三结合”、“三区联动”、“三类教育融合”的重要举措。





(建筑工程学院 文/图:苏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