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校长崔新有带队赴扬州开放大学围绕学校形象识别系统文化宣贯和访企拓岗促就业等工作进行调研,并赴扬州市邗江区沿湖村考察学习。学校社会教育处、学分银行管理中心、乡村振兴学院等职能部门和学院负责同志、教师代表参加调研。
上午,崔新有一行前往扬州开放大学开展宣贯及调研座谈。座谈会上,扬州职业大学校长林刚代表学校对崔新有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副校长刘宏汇报了扬州开放大学近期办学情况,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刘萍、党总支书记濮跃文先后重点介绍了职业教育、社区教育助力扬州沿湖村“逆袭”成为中国最美渔村的乡村振兴典型案例。乡村振兴学院党总支书记孙雁冰以《基于UIS建设,型塑高水平开放大学文化》为主题,重点解读了学校文化建设的使命任务、形象识别系统建设成果和实践推广情况。
在听取了各项汇报后,崔新有对扬州职业大学给予开放大学办学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对扬州开放大学的办学成绩进行了肯定,并作了总结发言。
“公平全纳、有教无类、面向人人、质量优先”是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发布的《天津倡议》所提出的理念,崔新有结合江苏开放大学“平凡中育非凡”的核心精神,以及“江苏人民的大学”的办学定位,对学校的核心理念进行了深入阐述;同时,他结合扬州职大近年来的办学目标、办学特点等,就双方“三类教育”融合、共赢发展做了深入阐释。他指出,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应该相互结合,并更好地与产业相契合、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相融合,方能促进充分和生产性就业、增进人民福祉、创造美好生活。崔新有进一步结合沿湖村的成功案例,强调“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职业教育、终身教育的发展必须牢牢抓住乡村振兴这个战略方向,久久为功,砥砺前行。座谈结束后,崔新有代表省校向扬州开放大学赠送了寓意“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的学校吉祥物。
下午,调研组来到沿湖村考察学习。多年来,沿湖村以“民意有回应、民生有保障、民富有举措”“三民三有”工作方法解决发展难题,先后实施填塘整地600亩,解决320户长期以船为家的渔民上岸定居用地问题,实施1.29万亩退养和257户退捕工程,开展邵伯湖61.3平方公里生态红线区域保护工作。在此基础上,沿湖村务实做好“生态+文化”的优势叠加,大力发展特色休闲渔业,以“渔业+”模式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带动传统渔业转型发展。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沿湖村坚持党建引领,村组织始终坚持把渔民期盼的“过上好日子”作为工作目标,逐步从经济贫困村发展成为乡村振兴发展的典范。
沿湖村内设有江苏开放大学与扬州开放大学合作创建的“学习苑”“游学基地”项目。该项目组织专业教师团队定期开展送教入村、专家入户等活动,手把手帮助村民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教育植入,让绿水青山焕发新的生机,成为教育扶持实现项目化帮扶的典型案例。崔新有一行沿着乡村振兴青年学习社路线先后参观了渔乡栈道、渔文化博览馆、学习苑、道德讲堂和特色民宿,与沿湖村相关负责人、回村创业青年代表等进行了座谈,就进一步助力沿湖村实现新突破、新发展,阐述了工作设想和打算。
此次调研,为精心型塑我校文化形象、充分发挥办学系统一体化建设效能、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支持,也深度挖掘了省校和地方政府、地方开放大学未来合作的潜在资源,为进一步推动高水平开放大学建设,凝聚奋进力量!

赠送学校吉祥物

崔新有总结发言

沿湖村考察学习

沿湖村乡村振兴青年学习社线路指引

调研沿湖村道德讲堂
调研组部分成员合影
(文:潘力、张沁芸 / 图:孟晓青;审核:孙雁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