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上午,校党委副书记、校长丁荣余以《敏学善思 行远自迩 做数字经济大潮中的青年生力军》为题,为商学院和设计学院的同学们讲授了一堂生动的“形势与政策”课,引导同学们正确认识和把握数字经济发展的态势与航向,争做数字经济大潮中的青年生力军。学校有关职能部门和学院负责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部分辅导员与同学们一起现场聆听。
丁荣余首先带领大家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论述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并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把握变量”为关键词,深刻阐释认识数字经济的五个方面,即一个核心概念、两个重要部分(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三个重要特征(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四个显著成果(经济规模壮大、基础设施升级、技术创新突破、治理能力提升)、五个维度(精度、广度、效度、速度、信度)。他通过列举智能化的农业机械、共享化的货运平台、全球化的产业融合等经典案例,用大量的数据帮助同学们理解数智化的本质是“万物皆‘数’、数据驱动业务发展、通过数字化实现智能化”。
丁荣余指出,数字经济是时代发展的关键变量,作为处于数智经济生态圈的青年生力军,同学们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学会与数字共存,充分认识到“智改数转”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注入了新动能。他结合同学们的专业特点和成长规律,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要培养数字思维,善用数字工具提升自身能力和本领,在不确定性中抓住关键变量;二是要提高数字素养,学习数字领域新职业标准,积极寻求与数字经济发展需求的深度契合点;三是要争做数字人才,在“以数字中国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中,自觉成为数字中国实践的见证者和促进者。
本次课充满了逻辑之美和辩证之魅,师生交流不断。针对同学们关心的“数字经济时代如何规划人生”“怎样认识数字经济中的新兴职业”“如何将数字文化创意与文化传承相结合”等问题,丁荣余逐一进行答疑解惑。他进一步强调了“一勤能解天下难、一专方能成事业、一宽可得大格局”,鼓励同学们敏学善思、行远自迩,以满腔热情对待新生事物、以创新精神看待世界发展、以开放姿态与时代同行,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做数字经济大潮中的青年生力军。
(文:马克思主义学院 韦庆玲/ 图:宣传部 王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