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之一,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的重要论述,用心感悟工匠精神内核,3月27日下午,建筑工程学院第二党支部全体党员师生、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团员代表一行30余人在党总支副书记徐亚、支部书记仲青的带领下,赴南京大华大戏院开展“寻访大师建筑,品悟工匠精神,塑造优秀品格”行走的思政课暨主题党日活动。
此次活动以南京大华大戏院为课堂,分为两个篇章。上半篇章为寻迹大师建筑,学习工匠精神,厚植爱国情怀。大华大戏院,这座始建于1935年,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是南京城市文化地标的代表之一,也是建筑巨匠杨廷宝先生的杰作之一,它不仅见证了南京城的沧桑变迁,更承载着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发扬。
活动伊始,仲青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匠精神的重要论述为引领,为党员师生及学生入党积极分子讲授微党课。她从“品·工匠之蕴、溯·工匠之道和见·工匠之行”三个方面,诠释了工匠精神的核心及深刻内涵,通过讲述近现代中国建筑第一人杨廷宝的生平事迹和爱国情怀,激励现场的师生不忘初心,执着专注,践行匠心铸精品的优秀品质,成长为服务国家发展建设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随后,建筑装饰系党员教师孙丽君博士结合杨廷宝先生设计作品的建筑特点,从专业角度出发,带领大家边行走参观,边详细解读大华大戏院的设计理念和建筑风格,一些细节元素设计背后的家国情怀和工匠故事,使在场的师生们对这座经历了多次历史变迁的民国建筑有了更深刻地了解,并透过建筑中的匠心设计感受到杨廷宝先生将“止于至善”的建筑追求与“家—国—人”理想有机结合,终其一生实现使命与情感高度统一的高尚品格。
活动下半篇章为《第二十条》观影活动,旨在加强学生普法教育和公民教育。作为一部以法治为主题的影片,《第二十条》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和深刻的人物刻画,展现了法律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的重要作用。观影过程中,师生们被影片中三个案例背后的法理人情所深深感动,而法律人对法治公平正义的坚守也正契合了“工匠精神”的执着专注,进一步提升了大家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观影结束后,支部书记组织大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师生们纷纷表示,此次活动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既让自己在建筑艺术中感受到了工匠精神的魅力,又在电影的光影中接受了深刻的法治教育。学生党员代表、大学生退役士兵蒋成龙表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应该积极学习法律知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为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入党积极分子代表任月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与学习中,要将这种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融入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坚定信念,在平凡中育非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建筑工程学院第二党支部将继续积极探索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有效路径,创新活动的内容形式,帮助师生将工匠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砥砺老师们铸匠心炼匠技,践匠行做匠人,引导同学们争做新时代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新人。
(文:张子轩、张红旭、仲青/图:张红旭、任月/审核:徐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