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入民心 法护万家——公共管理学院持续开展基层社区普法讲座

时间:2024-07-12浏览:130

7月10日下午,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系齐茵副教授受邀在热河南路街道三汊河社区作《民生·民情·民法典》普法讲座。社区党员群众、社区党委和社工骨干共计50余人参加学习。

齐茵副教授首先介绍了民法典的立法意义。民法典是公民生活的基本行为准则,是法院裁判民商事案件的基本依据。这部法典的诞生伴随着中国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本场暑期普法讲座,聚焦未成年人保护主题,重点探讨了青少年压岁钱的归属问题;对小区住户高空抛物这一热点问题,强调了其带来的社会危害及相关法律责任;围绕宠物伤人的责任归属展开剖析,劝导未成年人不要随意亲近陌生宠物的同时,也要保持仁爱之心,关心动物福祉。

根据现场居民的需求,齐茵还详细介绍了民法典婚姻家庭篇对遗产继承的法律规定,针对大家颇为关心的财产继承,对非婚生子、继子女、养子女的继承权等问题进行了全面剖析和清晰解读。

本场讲座是2018年学院开展“终身学习公益行”活动以来的第41场社会服务活动,也是学院“典入民心 法护万家”普法项目获立为“江苏省社区教育特色品牌项目”后的首场法律讲座。民法典是维护人民权益、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法律,涵盖社会大众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生产经营等方面,做好民法典普法工作是提升现代社会公民法治素养最迫切的内容。社区作为社会管理的基本单元,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法治宣传教育的“最后一公里”。通过学校与社区的紧密合作,切实加强社区民法典普及教育,可以更好地让法律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文:李茜;图:梁学银;审核:吴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