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为进一步提高宣传队伍的调查研究和报告写作水平,7月9日下午,学校宣传队伍专题培训第四场“调研报告撰写”讲座在定淮门校区二楼报告厅举行,本期讲座的主讲嘉宾为新华社江苏分社智库中心主任、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首席分析师陈希希。党委常委、副校长罗逾兰出席会议,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濯主持培训。各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宣传工作负责人、通讯员参加培训会。


陈希希以“调查研究及报告撰写”为题,通过深入浅出的学理阐释,突出省情和地方特色的案例解析,从“调查研究与调研报告”“调研报告的基本要求”“调研报告的框架结构”“调研报告的标题与导语”“调研报告的评价标准”五个方面进行了指导性很强的报告。陈希希指出,调查研究是新华社的“入社第一堂课”,也是新闻人的基本门槛和重要基本功。她介绍了调查研究的工作流程,阐释了调研报告的“四个功用”,即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推动工作的重要手段、反映社情民意的重要载体、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并系统辨析了调研报告和调查性报道、新闻报道、公文汇报等文体的区别,指出调研报告要面向决策者,更强调深入思考、服务决策。针对如何写好一份刨根问底、写深写透的调研报告,她进行了抽丝剥茧的辅导:一是把真实的情况描述出来,注意情况为王、故事表达、数据说话。二是把鲜明的特征概括出来,要吃透材料、找准特点、善用对比。三是把深刻的道理揭示出来,突出规律性、价值性、借鉴性。她将千姿百态的调研报告归纳为“是什么?”“为什么?”“该怎么?”的基本问题,并剖析了经验总结型、问题剖析型、对策建议型、战略研究型四类调研报告的主要类型。为了让调研报告更加引人入胜,她介绍了直奔主题式、设置悬念式、归纳合成式、特征关联式等标题提炼的“锦囊”,以及直述式、问题引导式、细节描写式等导语升华的“妙招”。最后,她以“形”上有新表达、“意”上有新观点、“魂”上有新思想教会了大家如何去评判一份调研报告的价值。

杨濯对指导性强、干货满满的调研报告专题讲座表示充分肯定,她指出,让制度行得通、管得住、用得好,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大家要认真消化吸收培训内容,以“问题导向”引领“调研方向”,基于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基于数智创新型大学建设,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办学体系协同性发展、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科学谋划调研主题,切切实实聚焦问题,俯身一线、深入基层开展有效的调查研究,熟练掌握写作技巧、潜心钻研撰写出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为科学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文:宣传部 丁苏怡 图:宣传部 王济宇 审核:杨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