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我校召开宣传思政工作会暨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建设领导小组会,研究部署2025年宣传思政工作,党委常委、副校长罗逾兰出席会议并讲话。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濯主持会议,学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建设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党委宣传部全体人员参加会议。
在听取与会人员工作汇报后,罗逾兰表示,学校“大思政”工作试点项目和思政精品培育项目立项建设以来,项目负责单位和个人,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科研、师德师风建设等有机结合,既有推进全校“大思政”一体化建设的深度思考,又有以项目为抓手推进思政育人的创新举措,工作开展可圈可点、亮点纷呈,体现出校院联动“大思政”、协同赋能共推进、持续机制抓长效这3个突出特点。就进一步做好今年学校宣传思政工作,罗逾兰强调,一要树品牌,以试点项目为抓手打造具有学院特色的思政活动。紧紧围绕项目主题、建设内容和预期成果等,形成一批批独具亮点的高质量成果,连点成线、连线成面,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二要集合力,发挥项目示范效能构建学校“大思政”新局面。强化全校思政工作“一盘棋”思维,学院与学院之间、部门与学院之间要进一步协同联动,化零为整、充分联合,形成学校育人资源的有效集合整合,提升学校“三类教育”思政工作实效。三要AI赋能,数智创新丰富宣传思政工作内涵。进一步强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数智技术在思政工作中的运用,不断推进思政工作的理念思路、教育范式、方法手段等创新,在“数智化+思政”中多想一层、多试一次、多走一步,提升数智创新型大学思政教育实效。四要强管理,有序推进确保项目建设有始有终有成效。项目负责人要强化责任意识和过程管理,落实落细各项目标任务,确保产出有特色、高质量的建设成果,要在项目实践基础上深化研究阐释,形成具有江苏开大特色的思政教育理论成果;党委宣传部要进一步强化服务指导和督促检查,协同联动解决思政工作堵点、难点和“最后一公里”问题,提升学校思政工作的精准性和实效性。
会上,马克思主义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和外国语学院4个学院党总支书记分别围绕“在‘行走的思政课’中感悟、传承、弘扬信仰的力量”“寻迹建筑之美 传承工匠精神 培育强国人才”“石榴花开籽同心,团结奋进志同行,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和创新创业教育”和“汉字之美——以字为媒,双语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汇报了“大思政”工作试点项目立项建设以来的举措和成效。设计学院教师刘高璐、艺术学院教师孟瑶分别以《铸魂强基 光影逐梦——依托“苏楷影记”工作室的思政育人实践与探索》和《数智赋能 以产促教 以美育人——文科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为题,汇报了主持的2023年度、2024年度思政精品培育项目进展情况。杨濯从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人技协防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数智赋能促进新闻宣传提质增效、理实相长增强思政工作引领力、文化育人滋养校园文明沃土和以点带面整体提升宣传工作队伍能力水平等方面解读了2025年度学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重点。
近年来,学校坚持系统思维强化“大思政”育人成效,立足“三类教育”实际,以教育部建设要求为指导、以思政试点项目为抓手、以数智技术为新赋能,校院协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和管理服务等各环节,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工作体系。2025年,学校将不断强化思政工作引领力,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上线入云”,凝聚学院、部门工作合力,打造凸显江苏开大特色的思政品牌,推进思政育人更具亲和力感染力。
(文:范杰玉 图:王济宇 审核:杨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