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序章跨越山海,奔赴而来
青春的注脚从心所向,此程绚烂
夏日未央,金秋在望
来自全国各地的2118名新同学们
带着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与向往
相聚江苏开大,逐梦江苏开大
领航迎新:情系新生,共话成长
校领导高度重视迎新生工作,党委书记丁荣余,党委副书记、校长张迎春亲临现场了解迎新准备情况,强调各部门要认真对待、通力协作,强化迎新服务的精准性、细致性和有效性,对报到流程、服务点设置等工作细节进行指导。其他校领导也深入一线、走进宿舍,检查指导迎新开展情况,努力做到“让新生暖心,让家长放心”。










协作迎新:多措并举,保驾护航
学校提前召开迎新工作协调会,精心准备、优化流程、瞄准细节、以生为本,营造安全、有序、贴心、舒适的校园环境。各职能部门为新生入学提供保障服务,学生工作处提前谋划、统筹安排,专门开通“绿色通道”,积极宣传国家资助政策,提供助学贷款、奖助政策咨询,发放爱心大礼包,现场招聘勤工助学岗位,全力保障家庭经济困难新生顺利入学。后勤处提前谋划、精心改造,将教室桌椅、屏幕等学习设施全面更新,井然有序统筹新生入住事宜;保卫处加强车辆指引和安全巡逻。
迎新巴士穿梭在校园和各接站点之间,热情迎接新生和家长的到来;校园内随处可见的温馨提示牌,指引新生注册报到;学生志愿者帮助新同学们搬运摆放行李,协助入住宿舍,导游参观校园,全程陪同服务,记录美好瞬间。
特色迎新:一院一品,独具匠心
迎新现场,尽显专业特色与暖心关怀,各学院纷纷拿出“杀手锏”,花式迎新,异彩纷呈。
商学院贴心提供“校园接驳车”便利新生,推出“半价咖啡”暖心服务,发放“成长助力册”为新生成长赋能,用540个学生姓名设计了专属签名墙和鲜花气球留影框。

建筑工程学院教师精心手写“悄悄话”“小锦囊”等主题明信片,传递希望和期许;设置“专业能力”“心态管理”“人际关系”等主题展板,引导新生签名立目标,奋斗新征程。

信息工程学院打造“立flag”插旗活动,定制专属背景墙,用相机定格美好瞬间;遥控车机器人在迎新现场灵活穿梭,与新生亲密互动,充满“科技感”和“数智感”。

环境生态学院将环保树种制成可降解书签,把融合专业趣味的植物积木作为开学礼物;用背景板上可拆卸的“拥抱气球”为新生送上“爱的抱抱”,陪伴新生共赴环保逐梦路。

设计学院精心设置“非遗年画绘制”和“漆扇手工制作”环节,让新生体验传统手作乐趣;学生获奖作品创意满满、学院文创产品琳琅满目,点燃新生专业期待,现场浓郁而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师生驻足。

艺术学院设计“幸运转盘”互动环节,新生抽奖赢取定制文创,背景墙上“艺海启航”的精美艺术字样凸显专业,寄托新生扬帆远航的美好祝愿。

智慧迎新:科技赋能,便捷高校
今年,迎新工作采用“线上化”与“可视化”协同发力,以科技为纽带串联全流程。
学校全面实行线上缴费,校内各项费用和清算退款等都可通过农行“银校卡”发放。线上收费是“数智迎新”的体现,用数据多“跑路”换学生少“跑腿”,让新生在费用查询、缴纳及领取电子发票方面实现“云操作”。
报到准备阶段,“线上预报到”提前发力,为迎新工作精准“预热”。学校通过线上摸排,精准掌握新生的到校时间,提前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情况;各学院辅导员提前一对一联系,熟悉掌握学生信息;心理专职老师提醒各学院提前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帮助新生缓解新生入学适应焦虑,为顺利开启大学生活筑牢心理基础。
此外,“2025新生报到情况”数智化大屏实时动态更新,屏幕上同步打出温馨的欢迎语。各学院报到人数、性别比例、年龄分布、新生地域分布等信息也在大屏上滚动显示。
“出发前满是顾虑,就怕孩子一个人应对报到流程会吃力,没想学校早把细节都考虑到了,学长学姐们热情又耐心,看到这些场景,我们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特别安心”,环境生态学院新生龚宸家长说道。

(图:宣传部/文:学工处 宋敏 审核:刘慧英)